◎韓國 古代人의 服裝
◯高句麗
[周書 卷49 列傳 異域 上 高句麗] ‘丈夫衣同袖衫 大口袴 白韋帶 黃革履. 其冠曰骨蘇 多以紫羅爲之 雜以金銀爲飾. 其有官品者 又揷二鳥羽於其上 以顯異之. 婦人服裙襦 裾袖皆爲襈’.
[南史 卷第 79 列傳 夷貊 下 高句麗] ‘十二月祭天大會. 其公會衣服 皆錦繡 金銀以自飾 大加 主簿頭所著 似幘而無後 其小加著折風 形如弁’.
[北史 卷 94 列傳 高句麗] ‘人皆頭著折風 形如弁 士人加揷二鳥羽. 貴者 其冠曰蘇骨 多用紫羅爲之 飾以金銀. 服大袖衫 大口袴 素皮帶 黃革履. 婦人裙襦加襈.’
◯百濟
[周書 卷49 列傳 異域 上 百濟] ‘其衣服 男子畧同於高麗. 若朝拜祭祀 其冠兩廂加翅 戎事則不. 拜謁之禮 以兩手據地爲敬. 婦人衣似袍. 而袖微大. 在室者 編髮盤於首 後垂一道爲飾 出嫁者 乃分爲兩道焉.’
[南史 卷第 79 列傳 夷貊 下 百濟] ‘其人形長 衣服潔淨. 其國近倭 頗有文身者. 言語服章 略與高麗同 呼帽曰冠 襦曰複衫 袴曰褌 其言參諸夏 亦秦韓之遺俗云.’
◯新羅
[南史 卷第 79 列傳 夷貊 下 新羅] ‘其冠曰 遣者禮 襦曰 尉解 袴曰 柯半 靴曰 洗. 其拜及行 與高麗相類.’
[新增東國輿地勝覽 卷二十一 慶州府 風俗]
◉君子之國 : 三國史云 唐太宗聞 金春秋之言 嘆曰 誠君子之國也.
◉服色尙素 : 隋書 服色尙素 婦人辮髮繞頭 以雜綵及珠爲飾.
◉婚嫁唯酒食 : 同上 婚嫁之禮 唯酒食而已 輕重隨貧富.
◉元日相敬 : 唐書 元日相敬 是日 拜日月神.
◉見人必跪 : 上同 見人必跪 則以手据地爲恭.
◉糯飯祭烏 : 新羅 炤知王 旣免琴匣之禍 國人以爲 若非烏鼠龍馬猪之功 則王之身戚矣 遂以正月 上子上辰上午上亥等日 忌愼百事 不敢動作 以爲愼日俚 言怛忉 言 悲愁而禁忌也 又以十六日 爲烏忌之日 以糯飯祭之 國俗只今猶 然 詳見書出池註.
◉乙夜績麻 : 儒理王時 中分六部爲二 使 王女二人 各率部內女子分朋 自 秋七月旣望 每日早集 大部之庭績麻 乙夜而罷 至八月望 考其功之多少 負者置酒食 以謝 勝者於是 歌舞百戱 皆作謂之嘉俳 是時負家一女 起舞嘆曰 會蘇會蘇 其音哀雅 後人 因其聲而作歌 名 會蘇曲 國俗至今行之.
◉風月主 花郞 : 法興王 元年 選童男容儀端正者 號風月主 求善士爲徒衆 以礪孝悌忠信 ○初新羅君臣 患無以知人 欲使類聚群遊 以觀行義 然後擧以用之 遂 簡美女二人 奉爲源花 曰南毛曰俊貞 聚徒三百餘人 二女爭姸相妬 俊貞置酒 私第强勸 南毛酒至醉 投河殺之 其徒得其屍以告 俊貞伏誅 遂廢原畵 其後更 取 美貌男子 粉飾之名花郞 徒衆雲集 或相磨以道義 或相悅以歌樂 遊遨山水 無遠不至 因此知人邪正 擇以用之.
◉舞劍之戱 : 黃倡郞 新羅人也 諺傳 年七世 入百濟市中舞劍 觀者如堵 百濟王聞之 召觀命升堂舞劍 倡郞因刺王 國人殺之 羅人哀之 像其容爲假面 作舞劍之 像 至今傳之 ○新羅又有鄕樂 金丸月顚大面束毒狻猊 五伎 崔致遠 金丸詩 回身掉臂弄金丸 月轉星浮滿眼看 縱有宜僚那勝此 定知鯨海息波瀾 ○月顚詩 肩高項縮髮崔嵬 攘臂群儒鬪酒盃 聽得歌聲人盡笑 夜頭旗幟曉頭催 ○大面詩 黃金面色是其人 手抱珠鞭役鬼神 疾步徐趨呈雅舞 宛如丹鳳舞堯春 ○束毒詩 蓬頭藍面異人間 押隊來庭學舞鸞 打鼓鼕鼕風瑟瑟 南奔北躍也無端 ○狻猊詩 遠涉流沙萬里來 毛衣破盡看塵埃 搖頭掉尾馴仁德 雄氣寧同百獸才
◉浴東流水 : 金克已集 東都遺俗 以六望云云 因爲禊飮 謂之流頭宴 蓋以河朔避暑之飮 誤爲禊飮耳.
◉列肆交易 任載用車 民俗質朴 : 觀風案云云 有羅代之遺風
◉土厚風淳 : 李詹記云云 民知禮讓
繁華佳麗 甲於南方 : 鄭麟趾記